序号 | 培养单位 |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 专业名称 | 博士生姓 名 | 博士生导师姓名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1 | 人文学院 | 《现代汉语“与事论元”研究:语义特征、语法分布及相关生成机制》论文以最简方案为理论框架,探讨现代汉语中“与事论元”的语义特征、语法分布及生成机制。文章首先界定了“与事论元”的核心语义;其次区分了广义与事论元和狭义与事论元,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与事论元的语法分布;论文还讨论了“给”的多重词性及其在句法中的层级性;最后研究了与事论元的句法生成机制,揭示了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生成机制的差异。文章为现代汉语句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特别在语法理论与生成机制上具有创新性。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王韵佳 | 李大勤 | 2025.5.11下午2:00 | 人文学院420室 |
2 | 人文学院 | 《博嘎尔语研究》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林芝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乡珞巴族群体所使用的博嘎尔语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对其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观察、分析与描写,并重点考察了博嘎尔语的一些典型语法现象。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谢颖莹 | |||
3 | 人文学院 | 初盛唐中书舍人与文学研究 简介: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重要职官,唐代中书舍人职官群体逐渐成为帝国文化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进程主要在初盛唐时期完成。论文主要考察初盛唐中书舍人职官制度沿革及其群体性特征,并结合初盛唐中书舍人群体的职务文章书写与应制诗歌创作,探究初盛唐中书舍人与唐代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深层关联及其原因。 | 中国古代文学 | 谢丹 | 董希平 | 5月10日上午9:00 | 人文学院420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