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院
  • 中传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中心

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传成功召开

发布者:高丹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292

       5月18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质量处处长杨秋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忠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巍胜,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刘叔文,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同方知网副总经理柯春晓等来自全国研究生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的3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大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知网承办。

       

       本次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行动。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为主题,旨在推进人工智能有效赋能研究生教育,培养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聚集人工智能和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支持单位,为促进研究生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水平研究储备专家资源和合作力量;深入讨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形态、课程设置、科研过程、学习方式、学术评价等多方面产生的一系列变革;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在伦理规范上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

       上午的会议包含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两个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主持。开幕式环节共有四位领导发表致辞。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质量处处长杨秋波在致辞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把握我国研究生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加快进行多样化创新探索,需求牵引、持续迭代,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各阶段,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他指出,研究生司会全力支持AI赋能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探索,全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激励未来更多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转型升级的尝试,引领我国研究生教育加快走向世界教育舞台的中心。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忠升在致辞中将攻读研究生学位、AIGC工具使用、学术道德规范等类比为《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真假美猴王、紧箍咒等,指出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滥用问题,并强调求学问道时需要保持诚实、诚信、诚意三个方面的初心使命,为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建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在致辞中首先点明了探索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必须认识到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研究生教育可能产生的挑战和冲击。最后,他回顾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历史,展望了中传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新质生产力、教育教学变革和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柯春晓提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介绍了作为致力于推动科教融汇发展的先行者,知网在华知大模型、AIGC和相关增殖产品等一系列赋能教育的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努力与尝试。

       主题报告环节有8位专家做了分享。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的变革与机遇;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生成式AI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教研学与评价方式改革;人工智能与学术规范、数字伦理等内容发表了精彩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介绍了数字创意的产业特点、数字创意技术的演进历程、数字对象的创作体系等内容。他提到,数字创意已成为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涉及多个学科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丁院士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图形技术(CG)和计算机视觉(CV)的进展,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数字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特别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增强采集、建模、渲染等步骤来优化数字创意流程,实现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以AI生成的诗歌为引,开启了本次分享。孙院士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生成大量高质量的内容,但也存在幻觉现象,需要“人在回路”,进行鉴别和修正。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会淘汰低端智力劳动者,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具有高鉴赏水平和高改进能力的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提出研究生教育要思考学习目标及其认证方式,建立监管框架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减轻风险。并且还提出了⼈⼯智能融⼊教育教学产生的新形态,即众创共享的知识观、智联建构的学习观、融通开放的课程观及⼈机协同的教学观。黄教授认为在智能时代应着⼒提升师⽣的胜任⼒、探索并实践数字教学法、合规有序开展⼈机协同教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巍胜教授分享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数智赋能人才质量提升方面的实践和思考。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打造新师生、新教学、新资源、新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教授分享了中国计量大学在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机制壁垒化、同质化和碎片化,学硕、专硕趋同化管理,工科人才培养理科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计量大学采取了大量的数字化措施,在提升培养质量和管理效率等方面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刘叔文教授重点介绍了临床教学的信息化,以“教学考评管”为理念,从五大维度赋能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他还强调了医学教育中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到了学校如何使用技术改进教学和评估过程,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效率的经验做法。

       同方知网研学&图书馆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王峰在会议上讲述了知网自1995年成立以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做的工作和努力,尤其是在数字出版和论文查重两大环节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他还提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知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旨在打造All In One研究学习生态,通过数字化工具进一步监管研究生培养过程、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产业的应用,指出从内容生成到交互体验,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到,尽管技术的进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他强调了在技术变革时代中保持好奇心和快速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理解能力、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辨析能力等。



       18日下午还进行了本次会议的两个分论坛,“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研讨”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学习与评价方式改革探讨”,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传珍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主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处处长王元卓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永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爽教授,同方知网研学平台产品总监李宁,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教授,武汉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系吴青副教授,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生态总监楚蕤菡,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程金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覃京燕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尹冰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袁军鹏研究员,同方知网通用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发中心肖洪总经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程祥钰副教授,北京网梯科技总裁张震,商汤教育北区业务总监朱宁专家做精彩报告